公司电话:0731-86243116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态势明显上升,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甲状腺癌又成了女性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在我国甚至国际上,很多人都会将碘与甲状腺疾病联系在一起。不少人开始提出质疑:加碘盐到底该不该吃?碘过量对甲状腺的危害有多大?
一、加碘盐,有效预防碘缺乏疾病
加碘盐,是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且收效明显。
我国75%的地区土壤及饮用水中的碘含量较低,全国31个省(区、市)外环境的水碘含量中位数均低于10μg/L,生活在缺碘地区的总人口达6-8亿,最为明显的就是"大脖子病"高发。
1996年,我国开始推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2015年,碘盐覆盖率达到了98.0%,90%以上的人口摆脱了碘缺乏的危害,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学龄儿童的平均****智商也提高了近12%。
二、部分人碘摄入过量,也是现实
普遍推行加碘盐,存在碘营养过度的现象。在全国碘营养水平监测下,食盐的碘含量从最初的≥20mg/kg,逐步调整到20-30mg/kg,且允许各省在这个范围内浮动30%。
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滕卫平教授主持了TIDE项目(2014.12-2017.6),将全国8万多例样本纳入调查发现:目前,总体上居民的碘摄入处于充足阶段,但各地区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地区存在碘摄入过量的问题。
以成人为例,碘缺乏者占到总人群的17.7%,碘充足者占到39.4%,但碘超足量者占到23.9%,碘过量者占到了19.0%。其中,江苏省的碘超足量者最多,大约占了一半。
三、高水碘地区,碘摄入过多风险
虽然我国大多数地区都为缺碘地区,但也有特例--高水碘地区。普遍推行加碘盐后,高水碘地区的居民相对来说更易出现碘摄入过多。
一个地区的饮用水碘含量的中位数高于100μg/L,即为高水碘地区。而我国有9个省份109个县的735个乡镇属于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京、陕西、江苏等历史上的黄泛区地带,覆盖人口约有3100万。
四、碘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
随着补碘政策的推动,甲亢的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但碘元素,属于"中庸"元素,摄入过多、过少,都可能诱发甲状腺疾病。
据统计数据显示,1999-2017年,我国临床甲减的患者发病率没有明显浮动,但亚临床甲减发病率有所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持续性补碘会增高甲状腺水平,但大部分人的甲状腺并没有器质性的损害,而对碘营养易感人群(约占人口的10-20%),碘过量会诱发易感基因,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等发病率。
对于甲状腺癌,国际主流观点认为:碘过量对甲状腺癌的总发病率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甲状腺癌的组织形态。
五、量体裁衣,科学补碘
我们应肯定食盐加碘对居民的贡献,但也要考虑特殊地区及人群,量体裁衣,科学补碘。既要防止碘缺乏,也要重视碘过量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1. 普通群体,坚持补碘
碘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碘,也不能长期存储在体内。加之我国普遍缺碘的现状,推荐普通成人每天摄入碘120μg,大概6g食盐即可。
2. 沿海地区,也需要加碘盐
相对来说,海产品的含碘量较高,但食物对人体碘含量的贡献率只有13.1%左右,超过80%的碘都来自碘盐。
因此,沿海地区的群体也不宜盲目长期食用"无碘盐",但若一次性摄入大量海鲜食物,可以适当减少加碘盐的摄入,或选择低浓度碘盐。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加强碘摄入
孕妇需每天补充碘230μg,哺乳期妇女240μg。孕妇缺碘,会减少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胎儿的甲状腺激素和碘不足,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及大脑正常发育,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聋哑、智力损伤等。
六、不宜补碘群体
1. 非缺碘地区
"加碘盐"的初衷在于弥补碘摄入不足,但若不缺的人也加强补碘,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高碘地区的居民,已经取消了强制补碘;
对于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若大量食用海产品,尤其是高碘类海产品,也可以适当减少甚至不需要食用额外的加碘盐。
2. 甲状腺疾病患者
甲亢、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患者不宜食用加碘盐,以免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加剧病情。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而缺碘与多碘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因此,对于甲状腺肿瘤、甲减等其他甲状腺疾病,是否食用碘盐,应结合病情及自身的碘营养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选择。
是否缺碘,一"测"便知
是否缺碘,可以通过检测晨尿中的碘含量而知。WHO把尿碘100-300μg/L定义为适宜的碘摄入量。如果尿碘大于300μg/L,属于碘过量,应控制碘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