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电话:0731-86243116



专家解析,我们该不该吃碘盐?
发布时间: 2012/10/17 9:31:30 | 893次浏览

        16年前“全民加碘”,今天广东人摄入碘偏高、甲状腺疾病上升,从专家到民间对碘盐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分歧。

  民以食为天,盐为百味先。1996年,广东省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由此算来,广东的全民加碘历时已有16载。这16年间,碘盐在广东防治大脖子病和儿童智力低下等方面可圈可点。但有专家尖锐指出,在“大脖子病”减少的同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却大幅增长。到底是什么因素发生了这种逆转?深圳一家医院5月下旬出炉的研究成果引起关注。这份研究显示,体检甲状腺正常的人群,其碘摄入量也已经“超足量”,需要降低。

  曝光

  碘量偏高已成事实

  “正常人群碘超足量”!5月15日,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甲乳科主任陶霖玉拿着刚刚出来的研究结果,接受羊城晚报独家采访时指出。

  陶霖玉带领研究生进行的这项研究,旨在探讨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到底有何关联。这一小样本研究的对象是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到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甲乳科就诊的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群130人,及在此期间在该院实行甲状腺手术的人群114人,和经该院体检甲状腺正常的人群114人。

  引人注目的是,检测显示,正常人群尿碘中位数含量“超足量”。

  “他们的平均碘摄入量还没有达到碘过量的临界点,但目前的碘摄入量已经偏高,需要降低”。陶霖玉进言。

  记者调查发现,广州也曾出现1周岁以内婴儿尿碘偏高的情况。广东省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保科董训兰主任医师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对2004年7月-10月广州市妇婴医院儿保门诊385例0-1岁婴儿尿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3的新生儿尿碘水平超过150-250μg/L(200-299μg/L为碘超足量)。研究结果称,这些周岁的婴儿“碘摄入处在高水平”。

  流变

  没了“大脖子”有了新麻烦

  1976-1978年的流行病调查发现,广东省53个县524个乡镇有地甲病(现称碘缺乏病)流行,病区人口987.1万,甲状腺肿病人98.7万,全省受威胁人口近8000万人。

  “碘缺乏主要产生两方面问题,一是引起大脖子病,二是影响婴儿智力发育”,陶霖玉介绍。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6年,广东省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全民补碘”进程开始奏响。

  广东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自1996年广东实行全民食盐加碘后,广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1995年的11.08%下降至2011年的3.5%。碘盐在防治碘缺乏上成效显著。

  然而,与此同时,甲状腺癌患者不断增多,医务工作者也未能幸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关专家透露,今年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院内已有七名医务人员被确诊甲状腺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一半以上的住院病人是甲状腺癌患者。

  “大脖子病少了,但甲状腺癌多了”,相关专家意味深长。在他看来,大脖子病不是“癌”,不危及生命,即便不加治疗也可百年终老;相形之下,甲状腺癌虽然治愈率高,但终归属于“恶性肿瘤”。

  “其实,治疗甲低并非只有碘盐一种办法”,该人士称,给患者补充外源性甲状腺素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一瓶药100粒,至少可以吃一个月,只要几元钱”。

  质疑

  碘过量推高甲状腺疾病

  广州、深圳两地,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医学专家在谈及甲状腺发病的时候,均提到碘盐。他们认为,碘盐极有可能是诱发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90年代,推行全民补碘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就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陶霖玉指出。肖正华有同样观感。“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甲状腺中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情况均出现明显上升”,他说。

  为什么这些专家会认为碘盐可能与甲状腺疾病拉上关系?

  “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自然环境、饮食习惯、饮用水中的碘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从逻辑上看,不分地区的统一加碘,本来就不科学”,多位专家进言。“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疾病,碘过量同样也会”。陶霖玉说。

  “国外的调查显示,碘盐和甲状腺发病可能确实存在一定关联”,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范义湘也认为。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欧洲曾进行过一次40万人规模的流行病大样本调查。调查显示,食盐加碘后,甲亢的发病率出现了3%-4%的增加。“但这个样本调查只是单一考察了碘盐和甲亢发病率的关系。在此期间,是否有其它影响因素造成甲亢的发病升高,并未考虑在内”,范义湘补充。

  “碘是甲状腺合成的必要元素。碘盐实际上是对人体内分泌的外源性干扰,势必对人体的内环境格局产生影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也指出。

  这位专家认为,“从医学上证明碘盐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并不困难”。“只需要将甲状腺癌的体外细胞株种在‘裸鼠’身上,再在加碘和不加碘两种情况下测试癌细胞的扩散,就可以得出碘盐与甲状腺之间的关系”。但耐人寻味的是,这项难度不大的研究尚无人展开。

  反驳

  甲状腺发病不能都怪碘盐

  但也有专家认为,甲状腺发病率上升与碘盐不能画上等号。

  “检测手段不断进步,以往没有被发现的微小的甲状腺结节,现在也被提早发现了。此外,现代人精神长期高压也是造成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广东省疾控中心基层卫生与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碘缺乏病专家钟文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指出。

  钟文透露,目前广东省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6.5μg/L(100-199μg/L为碘充足)。他认为,总体上,儿童尿碘与成人尿碘水平差距不大,由此可以判定―――“广东省居民目前的尿碘水平是正常的”。他还透露,目前广东居民的这一碘营养水平与美国居民的碘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广东省居民的碘营养水平正处于最适宜的水平”。

  碘盐与甲状腺发病是否存在关联?2004年前后,钟文等人曾在湛江进行过食盐加碘的专项调研。调研发现,在食盐加碘后前4年,甲亢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在食盐加碘第5年开始出现回落,逐渐回复到加碘前的水平,“呈倒U字形”。“这说明,加碘初期,甲状腺发病会出现上升,但到第四五年,发病就又开始回落”,钟文称。

  然而,广东省疾控中心的调查同样还发现,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2012年3月初,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前往茂名市茂港区开展高水碘调查工作。结果显示,茂港区部分地区居民井水含碘过高。若长期食用高碘的井水,机体摄入超过生理需要量的碘将会引起甲状腺肿。

  摇摆

  加碘多少自己定还是国家定

  尽管碘盐是否必然导致甲状腺疾病的高发尚无科学定论,但坊间流传着“去碘”的说法。对此说法,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并不现实。

  “偏远地区、农村地区解决碘缺乏问题主要依靠碘盐,如果取消食盐加碘,这些地区的补碘可能会出现问题”。陶霖玉说。在这些专家看来,碘盐的国策仍然不能动摇。

  “美国主要在盐和牛奶中加碘,采用的是自主补碘,超市有碘盐、无碘盐,加碘奶、无碘奶出售,市民可以自主选择”,钟文称,但他认为,目前的中国国情还不适宜采用美国式的自主补碘。“很多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老百姓的补碘意识仍不够强”。

  2012年3月起,国家下调盐碘浓度。这是我国对盐碘浓度的第三次调整。

  此前,1996年和2000年两次下调的相同背景是,监测显示盐碘含量过高。“1996年调整是因为1995年的监测显示,由于食盐碘含量没有规定上限制,结果部分地区盐碘含量过高”。“2000年的调整是因为1999年的监测显示,碘盐中碘含量过高导致儿童尿碘水平偏高”。

  对于第三次下调盐碘浓度,广东省疾控中心称,“食盐碘含量的动态调整是正常的,以后依然还有可能调整,但每次调整都要基于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

  呼吁一

  “一刀切”补碘 不应再持续

  这边厢,全民加碘的国策不会动摇;那边厢,市民中关于碘缺乏还是碘过量的认知混乱却也客观存在。

  “碘缺乏还是碘过量,谁能告诉我?我到底该补碘还是减少碘摄入”?在广州、深圳两地多家医院跑了一大圈的黄先生诉苦。由于尿碘检测未被纳入医院常规检测项目,像黄先生这样的普通市民在医院难以检测自己的碘摄入水平。“碘多还是碘少都没有搞清,谈什么科学补碘”?黄先生抛出疑问。

  “目前的碘盐浓度十分安全”!―――广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在多个场合下强调。在广东从事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多年的钟文解释,当每日摄入的碘量超过1000微克,并且连续一定时间(数周以上)才可能发生碘过多。

  钟文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普通居民如果每日摄盐量为5克的话,扣除炒菜中的损耗,真正的摄入量只有约60微克,再加上身体本身的碘含量50-60微克,加起来摄入的碘只有120-150微克,绝对不会摄入过量”。

  但专家的解读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全民补碘已经十多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环境、 精神压力等的变化,人们的碘营养水平已经出现很大变化。再加上每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各有不同,补碘更应个体化,因人而异”。陶霖玉指出。

  陶霖玉研究发现,当人们从低碘地区迁移到高碘地区,尿碘水平会出现较大增长。他认为,类似变化也意味着全民补碘更应动态化。

  肖正华则认为,“一刀切”式的“运动式”补碘并不科学。他指出,10多年前“一刀切”式的全民补碘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其历史必然,但时至今日,这种“一刀切”式的补碘已经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更加个体化。

  呼吁二

  放开尿碘检测 个性化补碘

  理论上,各地自然环境各不相同,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各有差异,碘摄入量也各有不同,如何真正实现“个性化”补碘?

  陶霖玉建议放开尿碘检查,将其纳入医院的常规检测项目。据介绍,碘的营养状况一般用尿碘排泄量来表示,一个人的尿碘排泄量近似于本人的碘摄入量。因此,尿碘被认为是目前最直观监测人体碘摄入量的指标。

  “如果尿碘检测放开,列入医院的常规检测项目,可以让有需要的市民动态地了解自身的碘摄入量。只有了解自身的碘含量的情况,才能真正消除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科学补碘。”陶霖玉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肖正华主任医师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相关专家对此持相同观点。他们认为,尿碘放开或可成为市民了解自身碘摄入量的一个通道,便于他们个性化补碘,不再盲目拒碘或补碘。

  陶霖玉称,尿碘检测收费要四五十元,但由于这项检测数年前被物价局取消了收费项目,目前深圳各大医院基本都不提供检测服务。记者调查发现,广州情况大致相同,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基本不向市民提供尿碘检测项目。

  肖正华分析,尿碘检测的缺位有其客观原因。上世纪90年代,我国较为普遍的是碘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尿碘的检查意义不大。但随着人们对碘过量的担心,尿碘检测已显得必要。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专家则认为,应当建立基于社区的、针对成人的动态的尿碘检测,向市民提供补碘指引。“但这肯定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在国内其它一些城市,如南京,尿碘检测已经放开。检测者只需要提供晨尿5毫升左右,当天就可以取报告。

  相关背景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它分泌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还有降钙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会造成某些甲状腺疾病,相反如果摄入碘过量也会诱发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本身可能发生多种疾病,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有时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因此不能笼统判断甲状腺疾病患者该不该补碘。

  补碘应当因地因人分类设计。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界碘元素状况、饮食习惯实行有区别的碘盐浓度,停止在碘充足地区和高碘地区供应碘盐,持续维持居民的碘营养状态在安全的范围内。对具有甲状腺自身免疫遗传背景和潜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人群加强尿碘的个体化监测,防止碘过量和超足量对甲状腺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尿碘检测可以利用全自动尿碘分析仪结合碘元素检测试剂盒及时评价碘营养状况,及时指导正确调整饮食中的碘摄入量,对提高全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